|
售價:405
|
19世紀台灣建築該商品熱烈銷售中~ 避免向隅,欲購從速~Wilbur也嘗試積極推荐,並介紹我該商品優缺點。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Wilbur推荐的東西。售價隨時會調整;特價有時效性,有需要的人動作要快!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Wilbur有幫助。 |
|
超多的鄉民很都說19世紀台灣建築 無敵好的!19世紀台灣建築數量有限,售完為止!限量是殘酷的,不要猶豫入手要快~整理了GOOGLE上關於19世紀台灣建築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!網路購物EC是擋不住的趨勢,可以方便比價只要用功通常都能買到相對便宜的商品!INGRID是我的好朋友,為人正直又有愛心;INGRID他只會推荐好東西! |
詳細資料ISBN:9867375262 叢書系列:影像‧台灣系列 規格:平裝 / 160頁 / 19 X 24 CM / 普通級/ 全彩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以人的角度來看歷史鹿港龍山寺,樑柱斗栱、精雕細琢,是台灣寺廟建築的佳構;板橋林本源庭園,三步一閣、五步一樓,是台灣園林藝術的瑰寶。 這本《19世紀台灣建築》嘗試用這種觀點來執筆,透過當時社會的變化,豪族富戶的崛起與衰亡,外患的刺激與內部的奮力圖強,投射至建築眾生相。十九世紀的台灣建築,功能多元,形式多樣,文化底蘊豐厚,在台灣建築發展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,反應了巨變下的台灣歷史諸多面向的問題。作者簡介李乾朗 淡水忠寮人,1949年出生於台北大稻埕。小學及初中曾向台灣前輩畫家陳敬輝學畫,師大附中時參加「寫生會」。1968年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,成為中國早期建築師盧毓駿的學生。1972年結識民俗學者林衡道與畫家席德進,勤於田野調查,研究台灣古建築。 1974年在金門服兵役,對閩南式建築溯源獲得深刻認識。197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《金門民居建築》,1979年出版《台灣建築史》,1980年出版《台灣近代建築》,2001年出版《20世紀台灣建築》,研究台灣建築成為其專業。1980年代文建會成立,開始主持台灣古蹟調查研究計畫,並擔任內政部及各縣市古蹟評鑑委員。1988年之後,常至中國調查研究各地民居與古建築,並參加學術會議,足跡遠至青海與新疆。1996年,擔任新加坡古蹟雙林寺修復顧問,兼事海外古蹟修護工作。 歷任大唐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及淡江大學、東海大學、輔仁大學、中原大學教職,現任教於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、中國文化大學、台北市立師院。近年主要講授台灣建築史、中國建築史、中國室內裝修藝術、古蹟維護、文化資源等課程。 |
詳細商品說明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v18bb0z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